【焚膏继晷的意思】“焚膏继晷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学习或工作,夜以继日,毫不懈怠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刻苦读书的精神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的激励意义。
一、成语解析
出处:
“焚膏继晷”出自唐代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意思是点燃灯烛来延续白昼(即夜晚),长时间地专心苦读。
字面意思:
- 焚膏:点燃灯油(膏是灯油);
- 继晷:延续日光(晷指日影,象征白天)。
引申义:
形容人日夜不停地努力学习或工作,非常勤奋。
二、成语用法
用法类型 | 说明 |
作谓语 |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学习或工作状态,如“他焚膏继晷,终于考上了理想大学。” |
作定语 | 修饰名词,如“焚膏继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” |
作状语 | 表示动作的方式,如“他焚膏继晷地准备考试。”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废寝忘食、夜以继日、勤学不辍 |
反义词 | 玩物丧志、得过且过、懒惰成性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学生备考 | 他为了高考,焚膏继晷地复习功课。 |
职场工作 | 公司项目紧张,员工们焚膏继晷地加班。 |
文化传承 | 古代学者焚膏继晷,只为传道授业。 |
五、总结
“焚膏继晷”不仅是一个表达勤奋的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,持续不断地努力。无论是在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中,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成语 | 焚膏继晷 |
含义 |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|
出处 | 韩愈《进学解》 |
用法 | 谓语、定语、状语 |
近义词 | 废寝忘食、夜以继日 |
反义词 | 玩物丧志、懒惰成性 |
使用场景 | 备考、工作、文化传承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