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落叶归根前一句是什么】“落叶归根”是一句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人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或本源。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这句话其实是有前一句的,它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曲江二首》之一。
一、
“落叶归根”这一说法最早来源于杜甫的诗句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”,但这并不是“落叶归根”的直接出处。真正与“落叶归根”相关的句子是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出自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。不过,“落叶归根”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,其前一句在古文中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句式,但在某些语境中,人们会将其与“树高千尺,叶落归根”搭配使用,形成完整的表达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落叶归根”及其相关句子,以下表格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/句子 | 出处 | 原文 | 含义 |
落叶归根 | 成语 | —— | 比喻人最终回到家乡或本源 |
树高千尺,叶落归根 | 民间谚语 | —— | 表示无论走多远,最终都会回到原点 |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 |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 | 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 | 描写自然景色的壮丽 |
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 | 杜甫《曲江二首》 | 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 | 描写春日的宁静景象 |
三、结语
虽然“落叶归根”本身没有严格的前一句,但在传统文化和日常用语中,它常与“树高千尺,叶落归根”连用,表达对根源的依恋与回归的愿望。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俗语,这些句子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